未明白公示预制菜最高罚10万!外出就餐看清这行
预制菜是指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物为原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拆菜肴。
消费者若“预制菜假充现做”,可保留小票要求退一赔十。杭州一家网红餐厅因用预制咖喱鸡假充现做,被顾客索赔成功,最终领取菜品价钱10倍补偿金。
地方厨房制做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畴。仅经清洗、去皮、分切等简单加工未经烹制的净菜类食物,属于食用农产物,也不属于预制菜。
现在的监管早已是“组合拳”,罚款只是最概况的一环。除了罚款升级(虚假宣传最高罚100万),更狠的是“信用”。
山东有家预制菜企业因菌落超标被查,不只被罚款580万,还被列入“严沉违法失信名单”,银行间接抽贷,商超下架所有产物,团结做的农户都转投别家,不到半年就破产。
“点了一盘68元的红烧肉,吃完才发觉是预制菜!”的林密斯正在餐厅结账时愤而赞扬。如许的场景即将成为汗青,2024年7月起,《预制菜运营办事规范》正式实施,餐馆若未明白公示预制菜,最高面对10万元罚款,消费者还可要求菜品价钱10倍补偿。
2023年,上海某消费者因某出名连锁餐厅将预制菜宣传为“现炒”,获判三倍补偿,共计1800元。
现正在大厂更怕的不是罚款,是“一处违规,全行业拉黑”。日常监管也是“无死角”,江苏给预制菜企业分了A、B、C、企业每季度查1次,D级企业每月查3次。前往搜狐,查看更多。
现正在国度给出了明白谜底。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分结合发布《关于加强预制菜食物平安监管 推进财产高质量成长的通知》,初次正在国度层面明白了预制菜的定义和范畴。
2025年9月,罗永浩正在微博吐槽:“很久没吃西贝了,今全国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觉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正在是太恶心了。”?。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强硬回应:“西贝100%不是预制菜”,并声称要告状罗永浩。这场争议让消费者完全懵了:到底谁说的对?
新规焦点是通明消费,违者沉罚。所有利用预制菜的餐馆,必需正在菜单、餐桌或电子屏上用 “预制菜”字样明白标注,字体大小不得小于其他菜品名称。
索赔:若已食用,可要求领取价款10倍补偿(不脚1000元按1000元计);激发身体不适的,医疗费由餐馆全额承担。
《消费者权益保》第五十五条,运营者供给商品或者办事有欺诈行为的,该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添加补偿其遭到的丧失。添加补偿的金额为消费者采办商品的价款或者接管办事的费用的三倍;添加补偿的金额不脚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要求分级标识:即热型(加热即食)、即烹型(简单加工)、即配型(需烹调)。未按类别标注的餐馆,单次最高罚3万元。
赞扬:现场拨打12315,法律人员30分钟内到店;通过“全国12315平台”上传,处置进度及时可查。
按照《消费者权益保》第二十条,运营者向消费者供给相关商品或者办事的质量、机能、用处、无效刻日等消息,该当实正在、全面,不得做虚假或者惹人的宣传。